2月14日,韓國海軍陸戰隊官兵在仁川市延坪島附近執行巡邏任務。由於朝鮮第三次核試驗導致韓朝關係緊張局面升級,韓軍加強了警戒。6月30日,埃及開羅,埃及總統穆爾西執政一周年,示威者聚集在解放廣場,舉行反找房子穆爾西示威。抗議行動據稱已收集要求穆爾西下臺的2200萬個簽名。開羅建築牆壁、車窗戶上貼滿呼籲反對穆爾西的抗議海報。 12月4日,日本東京,日本民眾聚集在議會外,舉行示威活動,抗議眾議院通過《特定秘密保護法案》。
  中貸款國國際新聞論壇昨天揭曉2013年“十大國際新聞”和“十大國外焦點人物”。雙“十大”由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及本報等全國近50家主流媒體共同評出。
  中國國際新聞論壇成立於1999年,由光明日報等媒體共同發起汽車借款,旨在提高中國媒體的國際新聞報道水平和加強媒體間相互交流與合作,至今已連續舉辦了十五屆,在擴大中國媒體影響力、傳播力和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本屆論壇由光明日報社、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支票貼現和海南日報社共同主辦。
  1
  中美搜尋行銷元首莊園會晤 開創新型大國關係
  6月7日至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安納伯格莊園舉行會晤,就共同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達成重要共識。
  這是兩國政府換屆後中美元首第一次面對面接觸和交流,也是中美高層交往的一個創舉。兩國元首共舉行了兩場會晤、一場晚宴,還一起散步,會晤和交流的時間超過8個小時。雙方會晤涉及各自國內情況和治國理政經驗、中美關係、國際和地區問題、經濟金融、網絡安全、氣候變化等問題,既談合作,也不迴避分歧。無論是互動的時間和質量,還是交流的深度和廣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反映了雙方對中美關係的高度重視,適應了新時期中美關係發展的需要,體現了中美關係的戰略意義和全球影響。
  通過會晤,兩國元首增進了相互瞭解和信任,達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識,取得了重要積極成果,為中美關係未來發展指明瞭方向,規划了藍圖,開啟了中美“跨太平洋合作”的新篇章,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關註。
  2
  朝鮮核試震動世界 半島局勢重趨微妙
  2月12日,朝鮮宣佈在北部地下核試驗場進行了第三次核試驗,此舉引起國際社會強烈反應。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2094號決議,要求朝鮮不再進行核試驗並放棄核計劃。朝鮮對此反應激烈,宣佈擯棄《朝鮮停戰協定》以及《朝鮮半島無核化共同宣言》。3月30日,朝鮮宣佈朝韓關係進入戰時狀態,所有朝韓之間的問題將根據戰時狀態來處理。3月31日,朝鮮決定“實行經濟建設和核武力建設並行路線”。4月3日,朝鮮宣佈暫時關閉開城工業園區,半島局勢驟然緊張。
  為緩和緊張局勢,5月下旬,中國領導人會見來華訪問的金正恩特使崔龍海,勸說朝鮮堅持半島無核化目標,儘早重啟六方會談。7月,開城工業園區會談重啟,並就韓方企業重新恢復生產達成一致。12月19日,二十國集團和國際金融機構相關人士組成的代表團訪問了開城工業園區。12月12日,朝鮮國家安全保衛部特別軍事法庭以從事顛覆國家陰謀活動,依照朝鮮刑法第60條對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朝鮮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勞動黨中央行政部部長張成澤判處死刑,並於當天執行。
  3
  “棱鏡門”事件曝光 美竊聽醜聞引關註
  6月上旬,美國中情局前雇員愛德華·斯諾登向媒體公開了美國政府監聽本國普通民眾的“棱鏡”項目。此後,“棱鏡門”事件不斷發酵,斯諾登的去向也成為全球媒體關註的焦點。10月23日,德國媒體報道總理默克爾的移動電話可能遭到美國情報機構監聽。10月24日,曾協助斯諾登揭露“棱鏡”項目的英國《衛報》爆料稱,美國情報機構至少監聽過35個國家政要的電話,此後不斷有消息披露德國、法國、比利時、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國的民眾與政要都是美國國家安全局秘密監聽的對象。本是美國監聽本國民眾的“棱鏡門”事件自此進入美國竊聽世界各國的新“拐點”。各受害國紛紛要求美國對於竊聽行為作出解釋。“竊聽門”醜聞加劇了歐美之間的信任危機,一度成為2013年歐盟秋季峰會的最大熱點。
  另據報道,伊朗、俄羅斯、印度、巴西、墨西哥、中國等國也都被列在美國的竊聽名單上。美國竊聽全球的行為引發了眾怒。一向自認為站在“道德制高點”的美國,正面臨被拉下“神壇”的窘境。
  4
  驢象兩黨分歧難解 美國聯邦政府停擺
  10月1日開始,由於國會民主、共和兩黨未能解決新財年的預算分歧,美國聯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門被迫暫時關閉。這是美國聯邦政府時隔17年後再次“停擺”。美國國會內部和府院之間的政黨爭鬥,是造成此次美國政治體制運作陷入癱瘓的根源。
  按照美國相關法律,聯邦政府停擺隻影響政府非核心部門的運營,其間軍隊、國會、邊防、公共安全、獄警、空管調度、印鈔造幣等核心部門或職能不會受衝擊。
  10月17日,奧巴馬將國會參眾兩院剛通過的聯邦政府臨時撥款議案簽署成為法律,標志著聯邦政府非核心部門的關門風波結束。12月,美國朝野兩黨就未來兩個財年的聯邦政府預算方案達成協議,該協議雖然避免了明年1月15日再次出現聯邦政府關門風波,但並不能幫助美國顯著提高財政的可持續性。
  5
  伊核問題多次對話 曙光初現道路曲折
  2月26日,伊朗核問題六國及歐盟與伊朗的對話會在阿拉木圖時隔8個月後重新啟動,4月又舉行了第二輪對話。兩次對話均取得積極成果。6月,伊朗前首席核談判代表、溫和保守派候選人魯哈尼當選伊朗新總統。9月27日,美伊兩國總統實現了斷交30多年以來的首次直接對話,和平解決伊核問題的曙光初現。然而11月上旬的首次日內瓦“6+1談判”未能達成協議。
  11月下旬,伊核問題六國(美、英、法、俄、中、德)與伊朗的七國外長以及歐盟的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齊聚日內瓦再次談判,24日凌晨就解決伊朗核問題的第一階段措施達成協議。伊朗同意暫停生產豐度為5%以上的濃縮鈾,不再興建額外的鈾濃縮設施,不新增離心機,不再建設被懷疑可能生產武器級別鈈的阿拉克重水反應堆,伊朗核設施接受以往從未有過的國際監督。美歐則暫停對伊朗黃金、貴金屬、汽車等的部分進口限制,以及石化產品的部分出口限制。日內瓦協議為通過外交手段解決伊朗核問題打開了道路,標志著凍結了30多年的美伊關係開始消融。
  6
  埃及示威釀成血案
  “阿拉伯之春”風光不再
  6月30日,約20萬埃及民眾在開羅解放廣場舉行示威活動,抗議穆爾西就任一年來埃及的經濟和安全更加糟糕。7月1日,埃及軍方首腦向政府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在48小時內結束全國的政治危機,但遭總統穆爾西拒絕。7月3日,埃及軍方以順應民意為由宣佈“廢黜”穆爾西的總統職務。隨後,穆斯林兄弟會(穆兄會)的支持者發起多場大規模游行示威。8月14日,埃及警方對穆兄會支持者的靜坐地點進行清場,清場行動以及埃及全國穆兄會支持者與世俗自由派之間的暴力衝突共造成800多人死亡。一度令埃及和阿拉伯人引以為豪的“阿拉伯之春”風光不再。
  10月9日,埃及政府宣佈,正式取消穆兄會註冊的非政府組織資格。同一天,美國宣佈暫停對埃及的部分援助。分析人士認為,埃及當局解散穆兄會意在進一步打壓其勢力,併為政治過渡進程清障。未來,埃及過渡進程基本將按照軍方設定的政治路線圖推進。
  7
  化武疑雲險引戰火
  敘利亞局勢備受矚目
  8月21日,有報道稱敘利亞政府軍當天使用沙林毒氣,造成上千人死亡。儘管敘利亞政府予以否認,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以此為由威脅軍事干預敘利亞。9月14日,美俄宣佈就敘利亞化武問題達成框架協議,美國的動武威脅暫停,敘利亞危機重回僵局。
  9月2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有關敘利亞問題的第2118號決議,呼籲儘快召開敘利亞問題國際會議以落實日內瓦公報。這是一年多來安理會首次就敘利亞問題一致通過決議,打破了圍繞敘利亞危機出現的外交僵局,使敘利亞化武問題得以“軟著陸”。10月14日,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確認敘利亞已正式加入《禁止化學武器公約》。但持續兩年多的敘利亞衝突仍未平息,國際社會期待著第二次日內瓦會議能夠徹底解決敘利亞危機。
  8
  旅行者漫步星際空間 人類航天開啟新篇章
  9月12日,美國宇航局(NASA)宣佈,1977年9月5日發射的“旅行者1號”無人太空探測器已經飛出太陽系,目前正在寒冷的星際空間中“漫步”。這是迄今離地球最遠的人造飛行器,也是第一個進入星際空間的人造物體。
  “旅行者1號”2012年8月25日記錄到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數量劇降,而源自星際空間的宇宙射線陡增。此後科學界一直就其是否已飛離太陽系展開爭論。根據探測器每年飛行3.5個天文單位(一個天文單位是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的速度計算,並結合探測器在2012年10月至11月間獲得的數據,NASA的項目科學家們認定“旅行者1號”在2012年8月25日前後跨出了太陽系。
  作為人類派往星際空間的“大使”,“旅行者1號”勇敢踏足人類探測器從未到達過的地方,是人類科學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為人類的科學夢想與航天事業掀開了新篇章。
  6月19日,美國宇航局發佈的藝術效果圖顯示,旅行者1號和2號處於太陽系邊緣。
  9
  日本政治持續右傾威脅地區安全穩定
  12月17日,日本內閣會議通過了新《防衛計劃大綱》、《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以及首份國家安全保障戰略。這三份文件被稱為安倍的“安保三箭”,主要內容是加強日本的安保和軍事能力,更積極地介入國際安全事務,集中能量應對所謂的“中國威脅”。
  自2012年底安倍晉三再次就任首相後,日本右翼勢力不斷加快擴軍、修憲的步伐。安倍曾表示所謂“侵略”的定義尚無定論。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妄言要學習納粹的手法推動修改憲法。在今年秋季大祭期間,有多名日本內閣成員和約160名國會議員不顧中韓等國的反對參拜靖國神社,創下“冷戰”結束以來國會議員參拜人數的新紀錄。11月7日,日本國會通過了設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的相關法案。12月初,安倍政權又在國會強行通過了《特定秘密保護法案》(簡稱秘密法)。
  超過3000名日本學者發表聯合聲明反對秘密法,聲明稱:在限制和剝奪民眾知情權後,秘密法將開啟日本通往“秘密國家”、“軍事國家”的道路。安倍政權的政策取向引發了亞洲鄰國乃至國際社會對日本發展走向的普遍擔憂。
  世界經濟緩慢複蘇 世貿談判首次突破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繼續在底部徘徊,發達國家出現不同程度的複蘇跡象,新興市場國家增速放緩但總體保持穩健。但世界經濟前景也存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新的增長動力源尚不明朗。
  不過,可喜的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第九屆部長級會議12月7日在印尼巴釐島發表《巴釐部長宣言》,達成“巴釐一攬子協定”,這是世貿組織成立以來達成的首個全球性貿易協定。持續12年的多哈回合談判僵局終獲歷史性突破。據估計,巴釐會議達成的協定對全球經濟的潛在效益將可達1萬億美元,這對處於脆弱複蘇中的世界經濟無疑是重大利好。對世貿組織本身以及全球貿易體系而言,巴釐協定的意義在於保住了世貿組織作為全球首要多邊貿易談判機制的地位,對避免全球貿易體系碎片化起到了積極作用。(本版撰文 嚴聖禾)本版圖片均由CFP提供  (原標題: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q56oqox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