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王正敏的學術成果,最近似乎一直在縮水。這一切,源於王正敏一位不知名學生的舉報。
  復旦校方已經認定,王正敏申報院士的材料“不實事求是”。申報學術成果“不實事求是”的,王正敏並非孤例。
  “院士每兩年就增選一次,但中國科研人員的水平卻不可能在短期內就有多大的提升,其結果就必然是院士越選越多,也越選越濫,甚至弄虛作假之事也時有發生。”對於學術界的自吹自擂,長期致力於學術打假的方舟子的批評一針見血。
  論文數量是考核學者學術貢獻的重要指標
  長期關註學術規範的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學風建設委員會委員楊玉聖,把論文重覆發表的現象形象地比喻為“自我克隆”,其基本套路大致可分為6種,即新瓶裝舊酒、移行換位結構調整、改頭換面、縮寫擴寫、一分為多、合多為一。
  另外一種“重覆發表”比較直觀,就是一稿多投,同一篇論文發表在不同期刊。王正敏把自己專著中的部分章節拆分後當論文刊發,就是上面提到的“一分為多”的典型。
  楊玉聖曾對南京財經大學法學院首任院長、首屆“全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沈木珠教授重覆發表論文的現象進行了揭發,結果還惹上了多年的官司——那時學界對學術規範重視遠不及今日。
  國內吃過重覆發表苦頭的學者,名氣最大的要數樊明文。樊為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名譽院長,中華口腔醫學會名譽會長,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武漢大學首屆十大名師。
  2012年6月,樊明文等人的一篇論文被《細胞生物化學期刊》撤銷,原因是論文內容與作者發表於《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期刊》的一篇論文內容重覆,而後者已於2011年被撤銷。這對於一位著名大學的知名學者而言,是非常丟臉的事。
  無論“自我克隆”,還是一稿多投重覆發表,都是為了增加論文數量,因為論文數量目前是評價、考核學者學術貢獻的一項重要指標。網友“水中看月”對上述現象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就像經過預賽一大群選手長跑,大家咬得很緊,在彎道上誰“狡猾”一下,獎盃就是誰的。
  令人欣喜的是,論文重覆發表的問題已經引起有關方面重視。以陝西為例,2012年12月,省教育廳正式出台了《陝西高等學校學術道德建設實施細則》,“一稿多投重覆發表,或將已有成果改頭換面多次發表”被明確界定為學術不端行為。違反者根據情節,將被警告,取消申報項目或申報資格,取消所獲得的學術獎勵和學術榮譽直至開除公職。
  “院士也是人,難免出現包括造假的問題”
  對王正敏學術不端的指責進入公眾視野後,有人提出他的“人工耳蝸”是澳大利亞專利產品的仿製品,且臨床應用效果不理想,有的是用2年就壞了。王正敏稱他的團隊是在消化和吸收了外國先進的人工耳蝸技術的基礎上,研發了國產人工耳蝸。
  《華商報》記者就此採訪了西安交大第二附屬醫院耳鼻喉科鄭國璽教授,他沒有正面評價王正敏團隊研發的人工耳蝸,只是說他們醫院臨床上用的都是澳大利亞的產品,其“可靠性高些,一般能用10年、20年吧”。
  鄭國璽教授也承認進口人工耳蝸價格要高很多。
  作為一名工科學者,西安交大馮全科教授不完全同意“仿製”的說法。他認為,在尊重知識產權的基礎上,吸收、消化、改進國外技術無可厚非,但要說明自己的具體貢獻是什麼,用的是什麼原理。關鍵要看王正敏的申報材料是怎麼寫的,是說自己團隊研發的產品已經非常成熟並得到了推廣,還是說提出了問題、建立了模型。如果把後者說成前者,就是不實事求是,本質上還是欺騙。
  王正敏院士被舉報後,學界開始反思中國特色的院士制度之弊端——在優厚利益的誘惑下,各種不正之風都會乘虛而入。比如:曾經兩次被推薦為院士候選人的原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副總工程師張曙光,其專著《鐵路高速列車應用基礎理論與工程技術》,被曝光“動用了鐵路系統所有資源”,系北京交通大學和西南交通大學為主的6家單位的官員、教授、工程師等30人的團隊捉刀而成。
  “院士也是人,難免人性的弱點,出現包括學術造假的問題。現在更應值得探討、反思的應該是中國特色的院士制度。”楊玉聖認為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悖論:“一方面,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無論是學術研究還是科學技術發明創造方面,我們都還處在‘發展中國家’的水平;另一方面,我們又擁有全世界最龐大的院士集團。”  (原標題:“自我克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q56oqox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